我的账户
蓝海新闻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蓝海新闻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蓝海新闻网公众号

蓝海新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奔走街头,没有对错 | 798夏季摄影展之“街拍中国”即将开幕

2021-07-22 发布于 蓝海新闻网
茅台镇十大酒厂

“什么样的出发点,决定了我们的街头摄影可以走多远。我们为自己拍照,也为时代留影。”

经过两个月的筹备,我们迎来了街拍中国×映画廊2021“798夏季摄影展”,展览将于7月24日至8月1日在映画廊举办。7月24日下午三点正式开幕,当天在798艺术区内还会进行一场线下街拍活动。25日下午三点映画廊还将进行街拍摄影的研讨分享。

本次“798夏季摄影展”由著名摄影家严志刚(严师傅)担任策展人,映画廊艺术总监那日松担任展览顾问,十三位参展摄影师将会呈现一场代表国内街拍摄影现状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影像盛筵。

798夏季摄影展

策展人:严志刚

展览顾问:那日松

参展摄影师:陈其森耿卫东李唯李志新饶永霞向荣商根顺石磊舒焕英许兵杨小玉张小宇张轶鸣

开幕时间:2021年7月24日下午3点

展览日期:7月24日至8月1日

展览地点:798艺术区映画廊(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七星中街)

展览前言

奔走街头,没有对错

ShootasYouLikeonStreet

策展人/严志刚

为什么要街拍?街拍是欲望,是某一类人与都市的共存的方式,他们游手好闲,有着特殊的天性和使命。东张西望是他们的嗜好,在都市内漫无目的的闲逛中,展开视觉的冒险之旅。他们不厌其烦,机敏好奇,机警老练,甚至厚颜无耻。

为什么要街拍?街拍是收集癖,某一种程度像捡垃圾者。在别人看起来毫无价值,被丢弃被鄙夷被践踏被碾碎的东西,他们从人们的挥霍和欲望中,分门别类,整理出有价值的取舍。

为什么要街拍?街拍是摄影的本质体现,是摄影这种媒介本身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那种被凝固的瞬间感。是相机快门开合间和世界的碰撞和交流中、生命和生活的某些本质的一刹那呈现。

为什么要街拍?街拍是和我们和世界保有的共同秘密。街拍就是做坏事,让我们心动、恐慌、刺激,荷尔蒙飙升,在卑微中寻找救赎和解脱。

为什么要街拍?街拍是让摄影和自己发生关系的一种方式。街拍让我们知道,摄影不是观看他人,摄影是理解自己,面对自己,忠诚于自己,拍照就是拍自己。

今天,这个展厅里参展的摄影师们,大多都是跟随我举办“街拍中国”摄影活动几年来的参与者。2016年,我把首届“街拍中国”放在映画廊展出的时候,我未曾想到,今天加入“街拍中国”队伍里,每周都有4000+名摄影师的跟随打卡拍照和上传。他们的作品,在互联网已经有了超过26亿的流量、19万次的讨论。每一个城市的街头,都有着像他们一样的摄影师,出没在阳光和阴影中,因不同的触动按下快门。

这次入选的13位摄影师,不一样的影像语言风格后面,凸显了不一样的摄影态度。随着深入的接触,我更相信,图如其人。这些街头的态度和主张,无时不刻不是对应着他们的内心世界。杨小玉的沉浸,李志新的荒诞,耿卫东的散漫,摄途弥坚的隐忍,张轶鸣的抒情,石磊的写意,陈其森的质朴,商根顺的疏离,南昌表叔的市井,舒焕英的暧昧,牛山一号的肆意,饶永霞和向荣的诗意,共同昭示了街头摄影的各种可能性。种种迹象表明,街拍是一种全身心开放自己、面对多元现实世界的任意碰撞,街头摄影没有标准答案。

或许,这些作品都在诠释着,街头摄影,很多时候形式就是内容本身;但,仅停留于此远远不够。我想说的就是:街拍也要志当存高远。街头摄影不仅仅光影的追逐,对构成的迷恋、瞬间的等待和自己内心情绪的抒发。街头摄影只有忠诚于自己,于大时代中,在技术的控制和情感的失控中,才能走过从复制,到光影追逐,到主客观记录,再到互换移情的进阶之路,也只有这样,街拍才是宏大叙事,而不是形式上的迷恋和絮絮叨叨的小情小调。

什么样的出发点,决定了我们的街头摄影可以走多远。我们为自己拍照,也为时代留影。

街头拍照,没有对错。没有对错,也许就是我们最接近摄影本质的时候。

策展人

严志刚(严师傅),纪实摄影师、策展人;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曾任新浪网、今日头条图片总监、图虫网CEO,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产业委员会委员;多家高校摄影专业客座教授。YANSELF摄影品牌创始人。

展览顾问

现任映艺术中心/映画廊艺术总监,策展人。历任《大众摄影》杂志社作品编辑、《北京青年报》图片编辑、《摄影之友》杂志执行主编、法国《PHOTO》杂志中文版执行主编、全景视觉传媒副总裁。2009年,创办影像艺术杂志《像素》。2015年,联合创办“故乡的路——中国少数民族摄影师奖”。2017年,创办“映•纪实影像奖”。从事摄影媒体和影像策展职业近30年来,曾为国内外众多摄影家策划展览、出版画册,多次担任国内外摄影节及大型摄影展策展人、评委、学术主持,多次获得“最佳策展人奖”及“年度策展人奖”、“年度展览奖”等。

参展摄影师及作品选登

01

陈其森《断桥肖像》

专题《断桥肖像》是一个长期项目,作品拍摄始于2020年10月30日。断桥是杭州西湖一个著名的景点,来杭州西湖旅游的人都会到断桥游玩,可以说吸引着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游客。为了更好记录断桥上游客情况,我除了专门拍摄游客的肖像,也习惯性与游客沟通,大家相互加微信,了解游客对杭州西湖的印象。

在拍摄过程中,让我深深感受到游客对杭州西湖的热爱和向往。专题拍摄了不同身份的人,其中有学生、小朋友、公务员、医务人员、音乐人、模特、自由职业人员、退休人员、僧人、外国人等等,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同时采用肖像与微信截图合并形式,而微信内容主要是他们对杭州西湖的评价。

韩漫,湖北孝感人,在杭州已有十来年,从事于中医治疼痛;对杭州西湖印象:在杭州,就再也不想走了,所以定居杭州。摄于2020年11月2日

罗晓佳、黄家荣,学生,来自广东广州;对杭州西湖印象:西湖是他们心中的诗与远方。摄于2020年11月5日

张月,广西南宁人,在医院工作;对杭州西湖印象:秋天西湖真的很美,比很多年前来的那次更美了。摄于2020年11月5日

徐亦,东北人,模特,来杭州已快一年时间了,很喜欢这里。摄于2020年11月13日

士登格勒,四川甘孜人,僧人,到杭州旅游;对杭州西湖印象:简直就是太棒了,有水就好,因为有水的地方就有幸福。摄于2020年12月2日

02

耿卫东《鼓腹击壤》

鼓腹击壤,摘自《庄子马蹄》。

鼓腹:吃饱饭了;击壤:击打土地(古人的一种游戏、一种娱乐方式)。因此,只有人们丰衣足食之后,才有精神和财力进行人文实践活动。

我,衣食无忧。因此,可以爱上摄影,能够天南海北拍自己喜欢的情景。尔或笑从心来,尔或涕泪恣肆。可以拍案而起,也常常坐如禅僧。看样子自我的很,不过沧海一粟。这只是我一人的“击壤”。

由己及人,世人皆如我否?

世人皆如我!鼓腹击壤,恰逢其时。

安徽九华山,2018年4月20日

青岛西海岸泊里镇,2021年2月5日

青岛台东商业街,2020年12月12日

江苏荷花花海,2018年4月22日

青岛市北区糖球会,2015年3月7日

03

李唯《魔都万花筒》

我的作品绝大多数街拍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汇集着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各色人等,三教九流,形形色色,林林种种,千姿百态。通过捕捉路人神态各异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可以反观自身的内心世界,深入人类集体潜意识中,感受无以言状的共情体验。

在这千年未遇大变化时代,魔都街头其实就是一本史诗般的大书,可以读到:先进,落后,繁华,破旧,时尚,老套,前卫,传统,高雅,鄙俗,文明,蒙昧,犬牙交错,此消彼长,波浪式前进,螺旋形上升。常年用镜头记录魔都的大街小巷,百感交集,五味杂陈:或会心一笑,或厌恶反感,或勾起回忆,或引发联想,或心领神会,或识破伎俩,或无声谴责,或默默赞许,或好奇兴奋,或陷入沉思……

闹市中的信仰

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选自《街头故事感》组图

选自《无厘街头》

04

李志新《尘世》

尘世中有你,尘世中有我。

我们在尘世的纷扰中出生、存活、死去。

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尘世在变幻,我们在衰老。

这又是一个转瞬即逝的流变,每一天都有惊世骇俗的花样。

渴望伴随着迷茫,欢笑混合着泪水,奋斗紧跟着失败,伟大掺和着渺小,前进携手退缩。

在物质世界里,我们疯狂攫取,只有想不到,没有干不到。

在精神世界里,我们跌落深渊,什么都想信,什么都不敢信。

就这样,我们在尘世中生生死死。

就这样,我们在尘世中死死生生。

矿山对尾矿进行防尘处理,辽宁省鞍山市,2017年5月24日

太子河边的法事活动辽宁省海城市,2018年5月10日

太子河岸边破碎的佛像辽宁省海城市,2017年4月26日

墓地辽宁省沈阳市,2019年4月14日

望海寺庙的围墙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年12月25日

05

饶永霞《不同观看》

2014年摄影以来,我没停下拍摄内蒙古大草原和新疆塔吉克人的脚步。起先是因为陌生和好奇感,拍着拍着心就进去了。渐渐发现农耕文明前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许多特质在那些地方依稀可见,且磁石般吸引着我。

几百万年来,人类敬畏自然、坚定信仰、感恩万物的基因本就不应该随着科技的进步而遁形。世界需要阳光、善良和真诚。所以,不管我看到了什么,最终我选择呈现的大多是那些被潜藏、被遮掩、被蒙昧和被溷淆的幸福。

心相2016年10月拍摄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县的婚礼现场。

争宠2017年3月拍摄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

话痨2016年10月拍摄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县。

06

向荣《成长》

来到草原,我们进了蒙古人的家庭,拍摄了他们日常的生活,瞧一瞧蒙古人的饮食起居,所到之处,所见所闻,看到了蒙古人简单悠闲的生活,看到了蒙古人朴实无华的笑容,看到了在艰苦环境下的乐观向上的态度,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浮躁,这种恬静的生活着实让人惬意!

《沉思》/《童趣》这两张作品是我在大凉山拍的,来到神秘的大凉山,拍摄着她们的日常变化、真实生活;记录她们的独具特色的祭祀盛典、婚丧嫁娶、民族服饰,日常生活……我们明白贫穷是可以改变的,但是遗失的文化往往不可再生。但愿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大凉山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要遗弃本不该丢失的。

沉思

羊妈妈

童趣

07

商根顺《城市表情》

这些影像拍摄于我现在生活着的或曾经到过的城市。我游走于城市的角角落落,变幻的街头场景和不经意间的日常偶遇就像一幕幕时代的戏剧,在我眼前不断的上演。我尝试通过对人的神态和举止的观看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试图通过快门的释放来凝固城市中的人与环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城市是多姿多彩的,唯有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才能赋予它表情、情感和温度。人与城市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彼此成就对方。

上海2018年

上海2018年

贵州贵阳2014年

海南三亚2020年

长江三峡游轮2021年

08

石磊《雨中街头幻相》

杭州是一座美丽而充满活力的江南城市。这里的人们,一如享誉世界的西湖美景,散发着秀雅而灵动的气息。雨季时,干净的路面随时可能变幻成一面面镜子,倒映着城市中五颜六色的光影。行走于街头,随着镜头凝视其中,仿佛走进一个魔幻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人物、景象打乱了原有的时空秩序,通过镜头得以重组,创造出一个奇妙的多维空间,现实场景似乎也借此得以延展。

这组作品拍摄于2019年至2021年期间,地点:杭州延安路。

09

舒焕英《街拍成瘾》

这组作品是2017年到2021年我的五年街拍。作品风格和手法技巧的变化看出我观察方式,对摄影的认知和心境在不同时间段产生了变化。不论怎么变化,对摄影的执着从未改变,街拍让我着迷,有人说我走火入魔了。我之前的风格以散点透视见长,最近开始喜欢闪光灯带来强烈视觉上冲击力。两类作品似乎出自两人之手,无论是散点透视呈现出的丰富信息量,以及画面元素间若即若离的关系,还是闪光灯带来的都市迷离、愕然、和陌生感。

照片来自于现实又游离于现实,游走在街头被闪光灯剥离现实产生抽象的力量让我着迷。当然,说到底,技术照见的只是事物的外表,摄影最终自我表达,呈现本心。

10

许兵《南昌表情2018-2020》

从2012年开始,我就开始游走于南昌的大街小巷,用镜头记录家乡人民的的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试图用一张张图片逐渐镶嵌出一个清晰的南昌表情。鉴于2016年,2018年均参展过#街拍中国#线下展览,此次参展作品均拍摄于2018-2020三年间。

午休的男人2019年

粉黛乱子草2019年

万寿宫2020年

沙发上的男子2019年

招牌店2019

11

杨小玉《无题》

这些照片大部分是在我工作生活的城市所拍摄——安康市,陕西省东南部的一个小城市,常住人口260万左右。我偏爱彩色,工作之余在街道、公园、广场这些地方走动,试图捕捉到当时遇见的事件场景,内里的情绪或某种诗意。

中国现在正处在急剧的时代变化中,人和环境也在急剧变化之中,我也试图在作品中建立起相应的呼应。

初中学生参加道德宣讲宣誓场景,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的人间世历程。2018年11月22日

在这个游乐设施玩耍得太久,想去另外一个游乐设施玩耍,然而遭到了拒绝。闷闷不乐的孩子,也许第一次体会到了某种囚禁。2018年10月28日

共同的服装,共同的眺望,短暂的休憩,河水静淌,暮色正在降临……2018年6月14日

夜色降临,懵懂的孩子在公园内骑着心爱的自行车。城市,会崛起更多的高楼吗?2019年4月7日

我已沉默已久,然而,这个夜晚,你那五彩斑斓的光闪耀、旋转、拍打在我的身上……2020年12月18日

12

张小宇《赶集的日子》

追随着赶集人的脚步,来往于乡村之间。初一、十五……,每个村庄都有相对固定的赶集日。平日宁静、安逸的村庄在这一天多了些喧嚣。赶集三十多年的“专业户”,见证和感叹着过往与今昔乡村面貌和村民观念的变化。乡村集市满足了农村生活、劳作的基本物资需求,也凝聚了接待亲朋小聚的亲情。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城镇化的进程缩小了城乡差距,如今的赶集活动更类似一种仪式感。勾起老辈人对过往的留恋、中年人对传统的坚守、年轻一代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也是孩子们快乐的时刻。

孩子的耐心有限,急着去逛集市而母亲还在菜地忙着浇水。只能蹲着表达不满。

阳光曝晒,该是支起遮阳篷的时候了。

用耳听暖瓶内胆的老人,根据经验,有嗡…声音的保暖要好。这是住校的孩子们毕业后退下来的。因为价格便宜,在农村还有市场。

卖当地特色糕点的摊位,生意红火。

逛完集市接近中午,回家吃饭。自行车载着孩子和她的气球远去。

13

张轶鸣《无界行走》

疫情下,封闭隔离在国内,从无聊循环到下一个无聊,走遍了北京所有的公园、寺庙、大小美术馆和博物院,四九城儿的闲逛成了常态。同是皇城脚下的北京人,生活在崇文宣武东西城差别很大。探查一下,这油盐酱醋中不同的浓淡干湿,是如何分别满足着官商百姓们各色欲望的。

慢节奏像个筛子,过滤掉诸多宏大叙事,市井烟火的营养更加容易温暖人心。在街拍中忘记技巧,只为消磨当下这抓不住的时光。

榜样白光中高高在上的英雄人物和暗影中的追随者。

无聊乐章音乐可能是伪装,在曲终时,耳朵走神儿到眼睛,拍下眼前的瞬间。

枯雪雪霁的深山古庙,穿过门洞无意中回头一瞥。

老北京杂乱环境中有序的居民。

皇城倒影600年的故宫,你看到历史却读不出时空,阴晴圆缺下的皇权更迭大戏,始终幻影般在你左右,只是不觉知罢了。

为了让YANSELF摄影俱乐部街拍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我们将结合街拍中国“798夏季摄影展”的开幕,在北京798国际艺术区举行第一次针对俱乐部会员的线下活动。7月24日、25日两天会员将参与分组街拍,参加开幕式、观展,分享自己的作品,交流点评等,“YANSELF摄影俱乐部会员社群”成员可免费报名参加,欢迎非会员参加线下街拍活动并旁观俱乐部会员作品点评。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

798艺术区七星中街

YANSELF一个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分享摄影知识和生活观点的摄影类自媒体,主理人严师傅。

YANSELF摄影俱乐部为热爱人文纪实和街头摄影的摄影人打造的会员制社群。我们竭诚为参与者构建一个学习、社交、出版、策展及活动推广的平台。

街拍中国由严师傅发起,鼓励大家坚持用摄影的形式来呈现中国当下一切人文景观,小到一条街,大到一个国。#街拍中国#在今日头条创建的话题,迄今已有超过26亿+流量。

加入YANSELF摄影俱乐部会员社群,你将获得YANSELF摄影品牌创始人、有着30年摄影经验的严师傅和他带领的团队提供的精准服务。24周陪伴式学习;线上:摄影作业点评;线下:跟着严师傅去街拍。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蓝海新闻网
    1970-01-01
  • 蓝海新闻网
    1970-01-01
  • 蓝海新闻网
    1970-01-01
  • 蓝海新闻网
    1970-01-01
  • 蓝海新闻网
    1970-01-01
  • 蓝海新闻网
    1970-01-01
蓝海新闻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蓝海新闻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蓝海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蓝海新闻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