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蓝海新闻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蓝海新闻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蓝海新闻网公众号

蓝海新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比芯片断供更可悲,2万人才流失,尹志尧、任正非:是时候改变了

2021-06-17 发布于 蓝海新闻网

  芯片作为这几年热门的话题,一直被大众所关注,国产自研芯片也成了很多国人的期盼。

  特别是就连华为这样的科技巨头,也因为芯片问题,导致手机销量下滑,更是让人觉得芯片卡脖子实在是有些可悲。

  

  尽管国内的半导体市场依然火热,不少半导体公司纷纷注册,风险投资也是一波接一波,但是却忽略了根本性的问题。

  那就是比芯片断供卡脖子更可悲的是,芯片领域的上万人才流失!

  金灿荣:硅谷就有近两万名北大清华学子

  学业有成出国留学大家都常见,国外的留学生回国也是屡见不鲜,但是真实的数据如何呢?

  中国人民大学的金灿荣教授提到了一个数据:在过去40多年时间,硅谷已经吸纳了将近2万清华大学毕业生。

  

  要知道清华大学一年才招收3500个左右的学生,以前更少。

  而作为中国毫无疑问的TOP2高校,清华北大的学生都算是佼佼者,这种程度的人才流失实在不应该。

  好在清华大学已经成立集成电路学院,要聚焦集成电路的学科前沿技术,主要是为了“卡脖子”难题,培养国家急需的芯片人才。

  

  这次也希望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人才培养出来,能够在国产的芯片企业发光发热,当然也需要给予足够的待遇。

  又有4所高校官宣:获批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虽然清华北大在大学排名上是毫无疑问的前两名,但是在一些学科领域,还有更为出色的学校。

  比如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电子科技大学就以1295的总分,排名中国第一,力压清华北大。

  

  很多时候,高校承担的是教书育人,而产业的实践往往需要再去企业真正的落地。

  因此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应运而生。

  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四所高校进入首批名单之后,又有四家高校官宣,获批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分别是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这一平台,更多的是让高校的集成电路专业人才,能够与产业基地以及大型集成电路企业直接对接,把“刀用在刀刃上”。

  这样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人才流失,因为芯片人才直接培养好之后安排就业,这比给硅谷做嫁衣要强得多。

  尹志尧和任正非没说错:是时候改变了

  如今国内的芯片企业,除了中芯国际之外,有一家企业不得不提,那就是在刻蚀机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中微半导体。

  中微半导体的5nm刻蚀机成功的被台积电采购用于生产5nm工艺制程的芯片,也正是因为打破了刻蚀机的垄断,才让我们能够在国产芯片的道路上前进一大步。

  

  而中微半导体的创始人,尹志尧博士,也是海外归来创业的典范,在2004年创立了中微半导体,他早就提过,芯片行业是资金一头热,但人才储备跟不上。

  除了尹志尧,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也颇为重视人才培养。

  不仅数次到访清华北大,还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深度战略合作,据统计,华为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招聘的员工数量排名各个高校第一。

  

  而且在东南大学在宣布成立南京集成电路大学的那段期间,任正非就在东南大学考察交流。

  可见任正非对于集成电路学科的芯片人才的重视程度。

  现在来看,尹志尧和任正非没说错,是时候改变了!

  毕竟人才才是根本,正是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培养输送,才能在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

  写在最后

  除此之外,福耀玻璃的曹德旺也曾宣布投资100亿成立福耀科技大学,主要培养应用型科技人才。

  

  还有韦尔股份的创始人虞仁荣捐资200多亿创办的东方理工大学,也是把芯片作为学校的主要重点方向之一。

  相信大家已经都意识到了,在未来,人才就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以后的芯片乃至科技行业的产业链,都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

  而把这些人真正的培养出来,而且实现产学融合,学以致用,才会让未来的我们不再被卡脖子!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月薪3500+应该买什么价位的手机? http://www.donowschool.com/shuma/983.html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蓝海新闻网
    1970-01-01
  • 蓝海新闻网
    1970-01-01
  • 蓝海新闻网
    1970-01-01
  • 蓝海新闻网
    1970-01-01
  • 蓝海新闻网
    1970-01-01
  • 蓝海新闻网
    1970-01-01
蓝海新闻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蓝海新闻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蓝海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蓝海新闻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