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蓝海新闻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蓝海新闻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蓝海新闻网公众号

蓝海新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祝融号成功驶上火星地表!3天才能走10米,为什么这么慢?

2021-06-07 发布于 蓝海新闻网
传记类电影 https://www.touzitop.com/ystt/20196854.html

  

  上周六,我国的天问一号首次成功着陆火星。经过一周的等待,祝融号火星车于今天走下坡道机构,成功踏上火星表面,创造中国航天的历史,这也意味着我国一次任务就实现了绕、落、巡三大目标。

  祝融号的前避障相机拍摄到的画面显示,祝融号平稳地沿着着陆平台的坡道机构行驶下去,还能看到这辆火星车的前轮。太阳光照射到祝融号上,在火星地面上投射出的前避障相机影子清晰可见。

  

  从后避障相机拍摄到的画面能够看到,整个着陆平台的全貌,此前一周祝融号一直待在该平台上。另外,还能看到祝融号的轮子在火星表面上留下了车辙,这是我国在火星探测上迈出的重大一步。

  随着祝融号的加入,在目前的火星上,有三台火星车在火星地表上“驰骋”。另外两台都是美国宇航局(NASA)的火星车,分别是9年前登陆火星的好奇号,3个月前登陆火星的毅力号。

  

  我国的祝融号只用了7天的时间就开始正式在火星上行驶,相比之下,NASA的毅力号在登陆火星14天之后,才进行了首次行驶,毅力号的等待时间整整比祝融号多了一倍。毅力号火星车没有着陆平台,它直接在火星上着陆,为什么要等两周才开始行驶呢?

  

  NASA先后成功把5辆火星车送上火星,它们的登陆方式都有别于祝融号。NASA在早期采用气囊弹跳的方式来完成最后的着陆,火星车被包裹在气囊中,气囊落地后不断弹跳,直至最后停止,气囊打开,火星车行驶出来,1997年的旅居者号、2004年的勇气号和机遇号都是采用这种着陆方式。

  

  到了2012年的好奇号,NASA采用了当时的“黑科技”——空中吊车。在与降落伞分离后,空中吊车的反推火箭启动,它的下方伸出几根长长的绳子,悬挂着好奇号火星车。空中吊车缓慢下降,把好奇号送到地表,然后再分离飞到远方坠毁。毅力号在今年着陆火星时,也是采用这样的方法。

  祝融号的登陆火星方式类似于此前登陆月球的玉兔一号和二号,着陆平台启动反推火箭,载着漫游车不断下降直至着陆。这种方式的安全性最高,我国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

  

  不管是祝融号,还是毅力号,火星车登陆火星之后都是待在原地,没有马上行驶。这是因为火星车携带着各种设备,需要耗费不少时间进行调试,祝融号用了一周,毅力号用了两周。

  接下来,祝融号将会正式开启火星漫游之旅。但祝融号的行驶速度会很慢,跟玉兔二号一样,每小时走200米,也就是每秒5.56厘米。而且祝融号也不会一直在走,而是走一下歇一下,预计3天才会走10米。

  

  祝融号要不断对周围环境进行探测和分析,以确保走在安全的地方。这是我们第一次探测火星地表,完全不熟悉火星上的气候和环境,所以每走一步都要十分谨慎,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以后熟悉之后,可以考虑开得快一些。

  即便是多次探测火星的NASA,其火星车行驶速度也是很慢。毅力号登陆火星已经有2215小时了,它才走了345米。机遇号在火星上14年才走了45公里,好奇号9年也就走了25公里,轮子都被磨坏了。

  

  在接下来3个月里,祝融号将会全面对火星开展探测,以完成3个月设计寿命的既定目标。但根据此前的经验,同样设计寿命的玉兔二号,运行了两年四个月还能正常工作,所以相信祝融号也能超额完成目标。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蓝海新闻网
    1970-01-01
  • 蓝海新闻网
    1970-01-01
  • 蓝海新闻网
    1970-01-01
  • 蓝海新闻网
    1970-01-01
  • 蓝海新闻网
    1970-01-01
  • 蓝海新闻网
    1970-01-01
蓝海新闻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蓝海新闻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蓝海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蓝海新闻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