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是国家层面的重要发展战略,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从资质、收费、师资等方面规范、推动在线教育行业发展。此前36氪发布的《2019-2020中国在线教育行业总结与展望》报告指出,整个行业在政策规范和资本理性的布局之下,迈向了精耕细作时代。用户也更加倾向于选择教学优质、效果良好的在线教育品牌。 在此背景下,以效果为导向的产品成首选,强个性化、强效果的1对1模式有望再度回归公众视野。回溯1对1的发展历史能够发现,这条赛道早已在2019年完成洗牌,头部占据绝对市场份额后趋于稳健发展。 以掌门教育为例,自2014年转型线上以来,掌门教育的服务遍及全国600多个省市县,拥有超6000万注册用户。据艾媒咨询《2019-2020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掌门教育旗下掌门1对1在在线1对1全科辅导赛道用户份额已近80%。有业内人士称,掌门1对1的营收和市占率是第二名的8倍,也超过第二到第十的总额,成为该赛道的绝对王者。
能够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掌门教育究竟做了哪些努力?掌门教育创始人兼CEO张翼曾公开表示,“资金投入营销端叫做烧钱,资金投入后端叫做壁垒,而掌门应该不遗余力地推进后者,把资金投入到教研、教学、技术等与服务质量高度相关的后端模块中。” 掌门教育的用户遍布全国600个省市县,地区跨度大,年级覆盖广,各地学情和考情不尽相同,不同省市的教材会存在差异,比如山东就会有人教版和鲁教版的区别,不同地区的考点侧重也不尽相同。因此教研的重点之一就是以差异化支撑个性化教学内容的持续稳定输出,实现学科和学情的广泛覆盖。数据显示,掌门已组建超万人的教研团队,下设四大教研院分领域深耕整合教研资源,以差异化教研为前端教学提供针对性支撑。 在技术层面,掌门教育搭建起完整的在线教育智能化体系路径,实现了“AI in all”的互动教学方式,以科技串联起智能化管控全流程,为孩子的高效学习打造正向循环。借助3.0智能化学习系统,掌门教育不断完善贯穿课前、课中、课后三维一体化的掌门智能化教学链条,更好地实现千人千面的教学。 与此同时,掌门教育还将智能技术运用到管理之中,通过收集学生行为数据,利用大数据和AI完成学生学情、构建学生画像、师生智能匹配、制作课件、推送并批改作业等环节,掌门希望把固定环节交给技术,人工只进行机器完成不了的东西,减少老师从事重复低效工作的情况,彻底释放教师的潜能。 “未来,学生个性化数据是每个在线教育公司非常重要的壁垒,尤其是在线1对1。”掌门教育联合创始人吴佳峻曾表示。在技术的潜力得到发挥和认可后,有不少企业蜂拥进技术融合教育的探索上来,但却由于早期缺乏数据积淀而败北。目前,依托6000多万注册用户,掌门教育庞大的数据池也强势助力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全程的渗透融合,形成了用户学习数据、标签化题目大数据和视频教学课堂三大优势数据库,在「数据化定制推送教育内容」领域积淀了海量数据基底,为技术释放教育活力奠定了重要基础。 而在运营上,掌门教育已经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目前,掌门教育建立了培、磨、研、学、联、监六维联动的线上教学全链协同机制,对教师培训、磨课实践、教研开发、日常教学、高效沟通和品控监督六大环节进行优化升级,从而输出更优质、更高效的教学服务。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线教育是重服务行业,在线教师的质量成为决定机构服务质量的关键一环。头部企业的竞争也随之转向人才的竞争,谁能率先打造更为稳固和高效的优质师资供应链,谁就能抓住在线教育下一轮发展的先机。在师资团队构建上,掌门教育也不遗余力。据了解,掌门在供给端上除了招聘优秀教师之外,还通过完善培训管理体系培养综合能力出众的在线教师,打造实力过硬的师资队伍。 张翼认为,在人多、服务重的情况下,一定要把方差,也即教学差距缩到足够小,并设置质量下限。比如,任何一个老师至少要能把学生教到90分,上限则靠老师发挥。“在线教育的溢价来源于生产优质的老师和优质的产品。” 基于这样的战略观点,掌门教育提出了打造创新型、复合型、服务型教师队伍的人才战略。掌门教育内部建设“专业技能、师德规范、智能追踪、组织文化”四位一体的在线教师管理规范,从专业化、规范化、智能化、人文化四大维度细化在线教师制度供给,通过标准化、系统化、个性化的人才联合培养,稳定在线教师教学水平,缩小教学服务方差。 有行业人士表示,头部企业在1对1赛道已经占据绝对领先的市场份额,但市场上还存在大量的散户,比如用微信上课的,或者线下的小作坊。随着体验的精细化,这些长尾散户会逐渐被线上机构消化,未来在线1对1市场空间仍然很大。作为头部企业,掌门教育也将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用户创造更好的学习体验,吸引更多用户。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蓝海新闻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